春节回来之后,全国社保减负之声不绝于耳,至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社保费率降至16%,再到3.26日国常会落实降低社保费率部署,明确具体配套措施,5.1日起全国社保减负已稳稳的坐实。
具体部署如下: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为落实从5月1日起各地可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原规定的20%降至16%等降低社保费率部署,会议决定,一是核定调低社保缴费基数。各地由过去依据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改为以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核定缴费基数上下限,使缴费基数降低。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可在本省平均工资60%—300%之间自愿选择缴费基数。二是将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再延长一年,至2020年4月底。其中,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在18至23个月的统筹地区可将现行费率再下调20%,可支付月数在24个月以上的可下调50%。会议强调,各地不得采取任何增加小微企业实际缴费负担的做法,不得自行对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确保职工社保待遇不受影响、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两大要点:降费率,调费基;咱们先来看看降费率。
对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现行的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基本上是19%-20%,本次降费率,是切切实实的减负,区域内的广大企业不用说,普天同庆,喜大普奔呐。♫嘿~~~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
可另一边,前文《论社保双基数的崩塌》提到了广东、深圳、厦门等沿海城市的情况,这里每一个地方都比16%要低,咋整?是整体“减”到16%还是咋地?
咱们这个问题先放一放,文末再总结,先看看费基的问题。
要弄懂费基的调整,我们先要搞清楚以下几个概念:
城镇非私营单位、城镇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就业人员。
等老徐来给你解释一下(内容来自国家及各地统计局网站):
城镇非私营单位包括城镇地区全部非私营法人单位,具体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和港澳台投资等单位。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统计采取全面调查的方式。
城镇私营单位为城镇辖区内全部私营法人单位,私营法人单位是指在内资法人单位中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具体包括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国家统计局从2009年起正式建立私营单位工资统计调查制度,并定期发布年度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统计数据。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统计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单位就业人员指在各类法人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和其他就业人员。
其他就业人员是指除在岗职工以外,实际参加本单位生产或工作并从本单位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具体包括:非全日制人员、聘用的正式离退休人员、兼职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以及在本单位工作的外籍和港澳台方人员。
看懂了吗?还没有吖?行,再给你解释一下。
城镇非私营单位包括国有、外资和港澳台资等高大上的单位。城镇私营单位包括广大中小民营企业。
总的来说,城镇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 > 城镇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
在岗职工主要指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正式员工。就业人员除了就业人员还包括离退休人员、兼职人员等等。
总的来说,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 > 全部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
要还没看懂的话,老徐一句大白话,你听了肯定明白:
国家合理合法有根有据的降低了广大企业的社保缴费基数!
广大企业欢天喜地,奔走相告。♫嘿~~~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老徐!我们在讨论严肃的问题,你端庄一点,可以吗?)
跟降费率一样,调费基对大部分区域的企业都是实实在在的减负,也有例外——我们来看看广东的情况。
2017年广东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80020元,月平均工资为6668元;但广东的养老保险最低基数是3469,比6668的60%(4000)要低,为什么?
因为广东省的养老保险最低基数就是广东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加权平均值的60%。
所以调费基对广东来说,影响也不大。
老徐就不提深圳、厦门的社保缴费最低是按什么基数来的了。你懂的,呵呵。
那么事情变得很有意思了。
对于沿海的部分地区,现行社保政策,不管是费率还是费基,优于即将到来的社保减负政策,怎么办?
好像一班同学出去春游,大部分慢慢走,小部分同学走的比较快,快到目的地了,老师要落在后面的同学快步赶上来。
对于走的比较快的童鞋们,老师的选择,会让他们往回走跟大部队会合,还是留在原地等,还是可以继续往前走呢?
老徐的研判:既然是全面减负,要跑的快的往后退,近期看应该不太得体;当然,要继续往前冲机会也很渺茫,所以维持现状应该是一个现实的选择。但长远来看,政策收紧,与大部队保持一致是大概率事件——毕竟加快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重点,而根据人社部的部署,养老金2020年将全面实现省级统筹,进而迈向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转自:公众号hr370